2016年四年后什么意思?
这是我国房地产的“黄金四年”。 2014年,国家出台“三条红线”,即:开发商融资不能超过总资产的30%;现金短贷不超过三个月;银行对房企的贷款增速不得高于资本净头的15%。 这让本就缺钱的房地产,雪上加霜。
很多中小型房企,因为融资困难、资金断链,开始陆续跑路或破产。 同时期诞生的P2P、微贷网等互联网金融公司,则如春笋,遍地开花。 在那几年,只要你有一张身份证和一张银行卡,就可以轻松借到钱! 只要你是房奴,就一定能从各类小贷公司、网贷平台借到钱! 而且这些互联网平台,还会给你超低利率!比如你月供3000元,只需一张身份证就能借款2700元,分三期还清,每期还900元本息,平台收300元的服务费。 你可能觉得,自己只挣了100元,但是实际呢?你的月供依然是3000元,只不过你还款的钱变成了2700+900=3600元,而平台方收到了300*3=900元的服务费(相当于你自己还款的一半),剩下的2700元则是平台的利润——他们可以用这2700元再去放贷,收取利息。 整个流程,其实就像网络借贷中的“刷单”一样,只是一种营销方式罢了。 你每月虽然还了本金加利息3600元,但实际上平台只用了900元去还债,剩下的2700元,他们用来放出了新的贷款,收取了利息。 而那些借给你钱的人,实际上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出借的钱其实是平台的融资款,只是由你来代付而已。 这样看似双赢的局面,却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后果——“泡沫经济”!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楼盘烂尾,购房者纷纷断供,银行不良率上升,很多银行开始收紧房贷,甚至关停某些业务部门。 与此同时,一些经营不善的 P2P 平台也开始爆雷,越来越多借债还不上的人开始逾期,平台账面上巨大的坏账开始暴露。 “泡沫破灭”前夕,各大媒体开始疯狂报道,“P2P 行业迎来严监管”“警方介入某某平台案件”“某平台法定代表人已被刑拘”等等新闻层出不穷。
2018年起,各地法院开始受理大量借款人诉平台的民间借贷纠纷案,平台被要求追加借款人(原债务人)为共同被告,承担连带责任。 曾经那些高利率、超长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如今都被打上了“非法集资”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