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拉球向上引拍多?
“引拍”是相对于“发力”而言的,指的是在挥拍过程中,手臂向下移动的过程(这个向下不是垂直向下的,而是向前下方移动);而“发力”则是从向上到击球的整个过程都保持发力状态。因此如果没有“发力”只是“引拍”的话动作肯定是正确的而且是比较科学的。因为这种只“引拍”不“发力”的动作类似于羽毛球的抽球或者网球的发球,都是通过手腕、手指发力带动球拍运动,这种动力传导是科学合理的,能够充分保证击球时的力量和稳定性。
然而大多数业余爱好者练乒乓球大多是为了娱乐消遣而不是认真钻研技术,所以往往会追求高难度的动作从而忽视了这些动作的科学性。比如题主提到的正手拉球,往往为了追求大弧圈,而将重心抬得很高,这样在击球的一瞬间由于重心的突然转移而容易失去平衡导致出界或者下网;相反如果重心相对保持不变,则能从容地调动脚步来适应击球时重力作用的方向,从而增加球的上旋力和稳定控制力。 所以说如果仅仅强调“引拍”而不注重“发力”的话固然是不对的,但是反之也不对!只有做到“引拍”与“发力”的统一才能打出高质量而又稳定的球。
其实无论是“引拍”还是“发力”都是为了能让球员在挥拍时有充分的用力时机和缓冲空间,使力量得以有效传递并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球速。但过多的“引拍”会浪费这部分时间和空间,过多的“发力”则会损失一部分力量。这就是为什么专业选手在击球的一瞬间并不是把球拍甩出去而是比较缓慢地在身上画圆(参见王励勤、许昕、马龙等直板横打的典型动作),其实就是为了让力量能够逐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