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是高校体育吗?

蓟鸿怡蓟鸿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个伪命题。 这个文件的命名就错了,为什么要给大学生定一个所谓的“健康标准”呢? 高校学生群体,只要没有明确的伤病,身体健康程度都是相对不错的。而所谓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除了体测的项目外,其他项目根本不关注学生的个体化信息(包括伤病史、既往病史以及家族遗传病等信息),难以做到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治和建议。

而且文件中所述的“健康标准”,其定义也比较模糊,什么是“健康标准”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对“健康”的定义是: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而体育带给人的好处很多,如增强人体体能、提高人的耐力素质、培养意志力等。这些在大众眼中可能并不属于“健康标准”范畴,但却对我们的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放到校园体育上——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当中,通过体育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当然,我这么说也不是完全否认这个“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这个“标准”的存在,至少让一部分人有了参与体育的动力与想法——想要让自己达到“健康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人们自然会以积极的态度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这是非常可贵的品质,也是保持身体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完善这个“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一是增加专项运动能力的要求。现在这项“标准”中只涵盖了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内容,对于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来说,这两部分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而学生在掌握这两项内容后,往往很难进一步深入。如果能在其中加入一些针对性强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等,让学生有机会去深度参与,势必能让更多学生爱上体育运动,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是增加评价的个性化。目前这个“标准”的评价方式是比较单一的,仅仅以测试的数据作为评判的依据,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人的身体情况。若能够在测试的基础上增加教师的点评和建议,再结合每个学生自身情况给予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定能大大提高学生们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并有效地改善他们的身体素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