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底板如何选择?
1,首先确定是自己用还是送人。这个决定选板的方向和价格。 自己用的话: 打得多,比较费板,那肯定选择便宜的成品拍;想打好球,追求手感那就选择纯木底板;不想换拍子只想买个差不多的就用很久的人,可以选择加碳的底板,因为加碳的底板相对于纯木来说不易老化,可以较长时间保持性能(毕竟价格摆在那)。 送人的话: 想花小钱办大事的,就选一般的国产板如红双喜、银河等;想省心的,就选大品牌的花钱买放心,如蝴蝶、斯蒂卡、Yasaka等;想特别一点的,就选进口品牌中的小众系列,如TIBHAR、FLAKE等等;最后还有一种人,什么最贵买什么,完全不管别人用的怎么样,这种人选板唯一的标准是价格最高就好(・◇・)
2,其次看使用者的水平。 这个水平不是说打了多少年球,而是对乒乓球的理解和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如果是刚学打球不久,对乒乓球的理解还停留在“打球就是用手使劲挥动球拍”这个阶段,建议不要用太好的板子,因为好的板子需要较好的技术和发力技巧去发挥它的特性,这样容易打击初学者的积极性。如果已经学习了较长时间,技术水平达到一定层次,能比较好地掌握发力要领,那就可以考虑用好点的板子了,因为良好的技术功底能够较好地驾驭各种属性的球板,发挥其特性来提升技术水平。
3,再看使用者的风格。 这个风格是指使用者打球是比较稳还是比较急,还是比较喜欢控制还是不喜欢。因为不同风格的球员选择的球板是有点区别的。以弧圈为主打法且偏进攻型的选手,选择7层纯木的板子能够较好地发挥其弧长、旋转的特点,配合相应的技术能达到比较好的击球效果。而以快攻为主的选手则更适合用5层或7层的加碳底板,这样的板子更能发挥其快速灵活的特性,搭配相应快的技术能够获得比较明显的效果。当然,风格是很宽泛的概念,还是要根据自己个人的体适能和习惯来决定。
4,最后是预算。 这个不说了,有钱任性的买最好的,预算有限的就买性价比最高的。 综上,选择一个合适的底板其实不难,多看看多对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综合考虑就可以了。现在器材行业发展得很快,新的产品层出不穷,选择的时候也可以多看看新出的材质和新款的底板哦~
一、材质篇
一般来说,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底板材质有普通的桐木、碳素纤维、阿尤斯木、阿拉斯加黄松木等等。那么不同的材质对于底板而言能够带来哪些不同的性能?首先我们来看木质板。虽然如今市面上碳纤维底板已经遍地开花,但木质板凭借其本身木质纤维独有的弹性,依然能够给使用者带来相当美妙的手感,因此一直保有极为可观的用户群体。随着制作工艺和木质材料的不断革新,如今优质的木质底板的弹性速度等性能指标也能与碳板媲美,但相比较之下大多数木质板的容错性、击球的手感还是略优一筹,更适合中、高级别的使用者选择。而阿尤斯木和阿拉斯加黄松则是两种极为优质的实木材质,使用这两种材料的底板,在性能上会比普通木质的底板更加强化,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两种实木材料。
那么碳板的优势则在于容错性会更强,且在力量方面有明显先天性的优势。因此对于很多入门、中低水平的使用者,如果想要使用一些性能上稍微好一点的底板以强化对对手的攻势,而又没有经过长期的系统训练而力量、技巧不够出色时,那么选择一款稍微好一点的碳板就会是更合适的一个选择。碳板在制作的时候加入性能更加优异的纤维层,不同的纤维层在底板内部的排布位置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性能。一般在面材加入纤维层能够增强底板击球时的旋转和触感;而在底板的底板加入纤维层能够增强底板的击球力量,而在底板内部加入纤维层,则能够同时兼顾力量与旋转。
二、击球性能篇
对于很多有着相当明确打法习惯的乒乓球爱好者而言,底板的性能选择往往会更有针对性。例如目前主流的两种打法,生胶打法和海绵打法。一般来说生胶作为有厚度小、摩擦力小的套胶,所以对底板的出球速度和力量的要求会更高。因此对于喜爱使用生胶的朋友而言,选择弹性、速度、力量更突出的底板会是更好的选择,一般来说这样的底板会被称为快弧底板,常见的如蝴蝶的kl70、kl80,斯帝卡k5、k8等等。而相比生胶,海绵打法的套胶,对于底板性能的需求则会比较全面。虽然不同的海绵打法对旋转的需求也略有不同,但总体上来说都会希望底板在速度、力量、旋转上能够全面发展,因此这类乒乓球爱好者应当选择性能各方面都不错的纯弧圈底板,在旋转、控制方面表现优异,常见的底板如蝴蝶霸王77、78、斯帝卡iv、ivplatin m等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