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底板层多就硬吗?
先引用一句话,这句话用在球拍的设计上是非常错误的! 现代乒乓球运动的发源地正是二战时期的英国,而当时由于资源紧缺,很多运动员打几场比赛就需要更换新球拍(注意不是换胶皮,是换木块)所以当时的球拍一定是比较均衡的,不会出现现在这样某一面非常硬或者是软的情况出现。 乒乓球技术发展到现在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亚洲流派和欧洲流派。
亚洲流派的典型就是弧圈球打法,这类打法的追求的是高旋,高冲,大力摩擦球,依靠的是球拍的击球面积来增加球的旋转强度,因此亚洲人的球拍都比较厚,以增加握感,提高手对球的支配能力;
欧洲流派典型的便是削球和防守型弧圈,其中防守型的弧圈是以斯洛文尼亚选手波尔为代表的,他的打法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对马龙那场应该是有代表性的(虽然他最后还是输了),这种打法追求的并不是很高的球速,但是能磨到你没劲,而且这种打法要求球拍不能太厚,太厚的板子会造成击球时力量分布不均匀导致失误增多(这一点可以看波尔跟樊振东的比赛)。同时由于现在乒乓球运动的竞技水平提高了,很多运动员都在寻求更快更高强度的击球方式,因此现在大范围的流行使用纤维板(全碳板)因为它的弹性很好可以很好地配合高击球速度的需求。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曾经看到过一张80年代中国球员的训练照片,当时训练用球还是塑料球,而球员用的球拍却是相当厚的,估计现在让那些专业球员用这样的球拍一定会打吐了。。。 再引用一句名言“只有不会打的球,没有不能打的球” 共勉之~~
底板的层数与硬软关系不大!
现在市面上的底板基本分为5层、7层、9层(市面上还没有出十一层板,大家不需要怀疑,那个厂商能出十一层的话,那真是功德无量)。
现在的底板有横板和直板两个大类,而横板又有2面生胶、2面长胶,生胶一面长胶一面反胶,2面反胶,正手反胶反手长胶,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等几种组合样式。而在横板中,5层板、7层板、9层板都有,而2面反胶的横板,也是最常用的横板,5层、7层、9层的硬度还有区别的!5层板有硬有软,7层也有软有硬,9层也有软有硬。
而直板普遍是5层板,也有7层和9层的!
底板的层数只是表明了底板的粘合层次而已,并不能表明这底板的软硬!
底板的软硬由以下几个原因决定:底板的木材,底板的手柄形状(横板基本没有),底板各层的厚度搭配,底板的总厚度!
如果按国内的标准衡量:52T以下是偏软,52T~56T是中庸,56T~60T是偏硬。按此标准,5层板有52T软的(国产),也有58T~59T硬的(日韩产);7层板有52T左右的软(国产),也有59T多很硬的(日韩产);9层板也是有52T多的软板(国产),也有58T多的硬板(日韩产)!
层数多弹性不必然会好,而且也不体现在击球的旋转上!击球的旋转由底板的总厚度和海绵的硬度、厚度决定!而弹性则看整体底板的韧性!
总之:5层板、7层板、9层板在软硬度方面都有分布。选择底板不非得去选择多层的,还是要多上赛场体验,选择适合自己手感的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