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屋路在何方?

毛敏莉毛敏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房子到底合不合法这个问题。 房子当然是合法的,因为房子是私有财产,你花钱买来的东西,国家怎么能说让你搬你就得搬呢!所以拆迁就要补偿。但是如果你占的地方是公共场所或者公共用地,比如说你在马路边盖个房,那肯定是不合理的,要拆除也没有补偿。

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地方的政府以拆为主,不管合理与否先拆了再说。然后给些补贴让被拆的人住过渡房。这种办法对于无赖一点的人来说确实很有效。毕竟换谁谁都嫌麻烦。但问题是这种办法只能适用于无赖点的人吗?我们这些守法的公民就那么廉价? 我们这些守法的公民应该得到怎样合理的补偿才是我们最应该关心的吧。 其次,我们探讨下房价问题。

房价过高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我们发现那些房价很低的地方比如西北,东北,其实生活成本也很低。同样一千元块钱买个床,在北京可能只能租个很差的房子,但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却能租一个带厨房卫生间的小单间。同样的钱,在北京可能只能吃两顿饭,但在一些小城市却能吃顿饺子打打针水。可见房价高不高取决于你的生活成本而不是看你买的房子的价格。所谓的高房价不过是政府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而人为制造的一个概念而已。

真正的住房困难人群应该是那些无房的人或者是买不起自己合适房子的人。我认为对这一批人应该给予特别的补助,具体办法可以参照美国的一些例子。 最后,关于房地产税的问题。开征房地产税是势在必行,只是时机没到。因为开征房地产税会抑制投资的需求,而对于目前中国来说,投资需求依然很大。我估计等中国的人口结构完全转向老龄化,生育率持续走低的时候(大概三十年后),投资的需求才会减弱甚至消失。那时候开征房地产税才算恰到好处。

支铭慧支铭慧优质答主

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和人口膨胀压力,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向空中发展和向地下发展的趋势。例如日本,一方面利用超前的科技力量,兴建空中城市,一方面把大量的人流引到地下,而这两个方向发展的目标就是解决人口和交通问题。

一座拥有完善地下设施的现代大都市

从东京到大阪,沿新干线一路走下来,看到所有的车站,地上部分仅仅是出入口,主体部分都是在地下。

在东京的JR上野站及涉谷站,地下设施规模宏大,从买票到检票、等候都设在地下。除了车站外,还有百货商场、超市、餐馆、医院、电影院、娱乐场所应有尽有,俨然一座现代化的地下城市。

在涉谷车站,其地下设施由19层构成,不仅有站台和售票、候车处,还有7个地下步行系统以及19条线路纵横交错,把附近600多家商店和3000多家饭馆连接成一个综合购物广场。这里的地下步行系统,白天人流熙熙攘攘,夜幕降临后依然热闹非凡。

在日本不仅大城市的地下设施十分发达,中小城市也有比较先进的地下交通系统,横滨市的地下铁路不仅可把市区各处连接起来,而且还和新干线及东京市区的地下铁路网互联互通。

日本地铁票价不便宜,但地下电车却是满员运行。东京地铁有13条线路,总长约280公里,日均运送旅客1100万人次。横滨市的地下轨道交通日均也有50多万人乘坐。

东京人口众多,仅23个区就有1300多万人口,汽车约300多万辆。按道理人多车多交通会比较繁忙,但事实并非如此,除了东京的交通管理比较严格外,地下交通和地下商业设施的完善也缓解了地上的交通压力。

东京有超过15%的人口使用地下交通系统进行日常出行。特别是地下商业设施的完善,使人们下了班后从单位到家,在此往返的整个过程中,几乎可以不下到地面,就完成了全部购物、休闲及通勤活动,所以即使天黑了、下雨了,人们一样可以在地下完成全部日常活动。

东京的地下铁工程始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最初主要是为了满足通勤交通的需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其功能逐渐成为构建综合商业区乃至区域性中心的重要手段。从上世纪50年代起,日本就出台了地下建筑法,不仅明确了地下空间的建设规划,对地下工程的施工及维护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日本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仅是在车站、市中心地区,而且在普通的小区中也十分常见。他们十分注重将地下空间和地面设施相结合,地上建筑的底层往往作为店铺使用,地上部分作为住宅和办公楼。而地上建筑底下的土地用来做地下停车场,通过自动存取车系统,使地面仅需很小的空间就能容纳很多车辆,不仅解决了小区的停车问题,也避免了大量汽车开到小区来“找位”而造成地面交通堵塞。

日本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大都市采用先地上、后地下,即先开发地上空间,然后再开发地下空间的模式;而在中小城市采用先地下、后地上,即先做好地下管线综合、地下设施,然后再建设地面道路和建筑。这样的模式,不仅使地上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也为下一步地下空间的发展预留了位置,二者互补。

日本在城市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过程中,充分重视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把地下人防设施、地铁、水、电、煤气等地下管线与广场、道路建设相结合,作为旧区和新区改造的重要策略。

在日本所有城市,其公共设施的开发都是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地下空间有偿使用始于1967年日本地下铁建设的地下通道部分。日本对地下空间的发展和利用不仅从法律和制度上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规范,并且将管理和规范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始终。

除了日本以外,法国的巴黎是全世界第一个兴建地铁的城市,伦敦、纽约、新加坡、首尔等均有着比较完善的地下交通体系。在法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城市都有比较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无论是步行还是乘车,经常能遇到一块块写有ESCAPE的方形板,其实,这是一块活动盖板,板下就是安全通道。布鲁塞尔市区有110多块这种活动板构成的逃生系统,它和地铁线路和地下商业街连通,形成逃生避难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