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赛球迷?
我以一个老球迷的身份,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说观点:现在中国的足球环境,已经远远不如当年。球迷群体也在急剧萎缩。 中国足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要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那个时候,亚洲各国足球队普遍水平较低,中国队偶尔也能出人意料地战胜日本、韩国这样的强队。1980年北京奥运会预选赛,我们不仅击败了当时世界强队阿根廷,还在最后一轮以一球之差错过奥运入场券(点球失利)。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开始逐渐引入现代足球的理念和训练方式,一批具有现代化思维的足球人才开始涌现——贾秀全、区楚良、孙雯等等,他们带领的中国女足不仅在1993年首次夺得世界杯亚军,而且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击败东道主美国队闯入决赛,最终不敌“铁榔头”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遗憾收获银牌。
与此同时,中国男足在九十年代初也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1997年在杨晨等海归球员带领下打进世预赛十强赛,并且曾在1995年亚锦赛中击败日本队。虽然后来由于纪律问题和内讧导致球队士气低落,但在孙瑞雪、范志毅等老将的指挥下,中国队依然能够在比赛中打出精气神,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个时期的球迷,对于足球的理解还属于比较朴素的状态,球迷们观看比赛大多是以球队胜负结果为标准,并不关注战术打法以及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无论国内联赛还是各种杯赛,只要最终结果好,观众就满意,俱乐部就能得到赞助。于是我们看到,当时的职业联赛除了少数几个甲A球队拥有固定门票收入外,大部分球队要么靠当地政府支持(如大连、吉林),要么依靠企业输血(天津、沈阳),或者两者都有(如成都)。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字号球队水平逐年下降,中超联赛也逐渐失去观赏性,球迷数量开始减少。加之互联网的兴起,各类足坛内幕八卦消息通过自媒体快速传播,引起粉丝群体不断分化,从最初的几千万人观看比赛,到现在的上百万,甚至不足十万,可以说急剧下降,球迷圈也被各类骂战分割得支离破碎。 现在的中超联赛,已经很难让人看到当初那种令人激动万分,为之疯狂的状态了。球队打平就可以拿到奖金,输球也无所谓,反正有体制照顾,顶多降级,资金流永远充沛。队员训练不积极,出场打酱油,场下挥霍无度,喝酒泡吧嫖娼,无所不干。球迷谩骂怒吼,也无济于事,该看的人还是看,该退的钱还是要退.... 真的要说,这种“养尊处优”的环境,早非昔日吴下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