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少足球天才么?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中国并不缺足球人才,甚至可以说不缺高水平的足球人才! 我国每年踢球的孩子数量可以说非常庞大,据估计有800多万(2013年数据),这些孩子里面很可能就蕴藏着大量的足球人才,毕竟热爱足球的人不会太少。同时国内也有不少青少年足球训练营,这些机构每年从各地选拔优秀的球苗进行培养,可以说这些球员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天赋自然不用怀疑。但为什么这些被选中的球员最后能走向职业化道路,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球星、顶天立地的英雄并不多呢?
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我国的青训体系建立的时间还不长,而且参与的人数并不是很多,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和筛选机制,导致很多人一开始就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天赋;其次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家庭教育观念的不同,在我国一般家庭里如果有一个小孩喜欢玩足球,家长大部分都会有意见,认为学习重要,而足球这种运动影响学习,导致很多有天赋的孩子只能把对足球的热爱埋藏在心底。
当然在现实中确实也存在一些非常有天赋且努力的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进入职业俱乐部效力或进入职业梯队培训。不过相比欧美国家拥有完善的青训体系不同,我国的职业联赛起步较晚,能够留下的优质年轻球员自然不多。所以有天赋的球员不一定就能走上职业足球的道路,而不一定非要在职业赛场上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那些没有走出国门的“隐形”人才也是值得敬佩的。
在中国足坛,一直有一个观点被某些人一直强调,那就是:中国不缺少足坛人才,而是缺少优秀的教练!
但我要负责任的说,这是一派胡言!
一个国家的足球运动,发展得好不好,根本的评价标准是这个国家是否具有能够称之为天才的足球运动员。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是否有数十年乃至百年内能够产生顶级巨星,才是评价这个国家足球运动是否合格的核心标准!
试想一下,1958年的世界杯,连巴西队自身都没有想到,可以凭借一个年仅17岁的天才球员所带领,打败世界足坛传统强队瑞典,一战成名。这届世界杯,贝利成为了历史上公认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1958年时巴西队的教练是谁?又有谁听说过他的名字?但又有谁会否认巴西足球在58年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而50年间涌现出来的无数巨星,就是巴西足球运动成功的标志!
再回过来说我们中国,有生以来有多少位世界级巨星?范志毅、郝海东、宿茂臻?你们都得脸红,你们在世界上连当替补的资格都没有,别在这里玷污了“巨星”的称号。中国不缺足球人才?看看中国的各级青年队,哪只能和日韩抗衡?世界大环境下只有极少部分国家能有人才基础,而中日韩都属于人口大国,足坛人才储备不应当存在差距,差距从何而来?从足球运动开展的质量而来!
一个国家想要发展起足球运动,光靠足球人口是没有用的,要从娃娃抓起,也要从质上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