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足都去哪了?
国足主教练里皮之前在采访中谈到,他看了足球圈内的很多消息和报道,发现有些人没踢球,甚至不了解足球,但就在那瞎评论,说这是那的错,那是这的错;里皮觉得这样很不好。 说得其实很有道理。
我们看国足的赛事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解说说到:这个球进得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啊!或者说:这球进了,但是运气真好!或者:这个球本来可以进,但是踢丢了,可惜了! 确实,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国足某些球员某些比赛踢出了“纯运气”的效果——你很难描述这样的进球是靠着扎实的脚下技术打出来的,也很难讲这样的进球是靠门将的神勇发挥、对手失误或者整体跑位带来的偶然机会得来的。这种球进了以后,你说该归功谁?算战术执行成功还是失败?技战术水平高还是低?实在很难定义。 但凡出现这种情况,说明这支球队已经离胜利不远了,因为运气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看看世界杯欧洲杯这样的大赛中那些被“批评”的冠军得主,哪一场不是拼尽全部才赢得的比赛?阿根廷本届世界杯首场与冰岛队的比赛,全队除了守门员,其他人加一起只踢了7脚球;西班牙与俄罗斯的小组赛时,整个上半场西班牙射门的次数竟然是零。这些冠军得主们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总能激发出最大潜力,做到超常发挥。
而中国队总是还没努力就觉得自己运气不够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我们的球员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积累胜势,一见到形势对自己有利就想贪功冒进,然后就是不断地传切失误、前场断球失败或者直接回传门将。有时候看着国足的比赛,真的令人感到无力:你很难相信这样的进攻组织能带来胜利,但又不得不接受这就是目前国足的最高水平。
随着中超联赛的落幕,中国足坛的关注度也逐渐下降。毕竟,接下来没有重大比赛,国足也不会被召集。虽然球迷们已经习惯了中国男足,但还是忍不住关心中国男足。
这个假期,中国男足的去向和待遇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作为为国效力的特殊“职业”,他们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无论中国球队能否发挥预期和球迷期待,都不要把愤怒释放给他们。毕竟,他们真的尽力了。既然为国效力没有问题,那么就按照国家规定,给他们足够优厚的待遇。
然而,从目前的信息来看,与人们的期待甚至合理认知有很大的差距。在最近的一些媒体视频中,一些“中国男足”退役运动员的生活得到了展示。从他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目前的生活充满了各种挑战,包括家庭问题和就业问题。
虽然退役后的生活很难解决,但是他们似乎在从事足球的时候并没有过上五星级的生活。根据一些退役运动员透露,从集训到训练,从吃、从住、从行,甚至到退役养老。待遇不高,一些待遇与基层警察、国企工人等职业群体基本相当。
这种待遇在中国人眼中并不富裕,更何况你是在为国家付出更多的职业运动员?更别说和隔壁的“日本男足”相比。当然,也有退役运动员表示,中国男足的待遇和“中国女排”基本相当,只是“中国女排”在比赛中的表现更好,所以受到的关注更多。
除了待遇问题,最让大家费解的是,中国男足退役后去哪里工作。根据视频中退役运动员的介绍,退役后基本没有安排。毕竟,中国男足从国家层面来看,属于“编外人员”。如果省队退役后,有些会安排去体育局和足协。但是随着足球职业化的推进,中国男足退役后没有退役单位,可以自愿择业。
此外,由于足球在中国没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在大都市中也很少有学校把足球作为主修。退役后,他们基本找不到相关的工作。但是大多数“中国男足”退役后,连去学校教书都不行。原因很简单。中国男足被教育体系拒绝,不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是因为达不到教师的考核标准,最重要的是教师资格证!
从视频采访看,很多退役运动员学历不高,基本只有初中学历,大学就读后基本被安排了。也就是说,你毕业后拿到一个大学文凭,但实际水平还是很低。这样的水平,想拿教师资格证太难了,因为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要求并不低。如果中国运动员在退役后再去拿教师资格证,时间和精力的成本是无法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