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为什么没有cba?
CBA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能进去的都是实力相当强的。以保定的经济实力和篮球水平看,打进CBA不是没有可能过,但机会不大而已。 CBA之所以进不了,原因有二: 一是北京首钢男篮是联盟中唯一一个非本省球队,却拥有两个主场资格的球队(主客场赛制),这背后是首都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否则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职业联赛中独占“优惠政策”。
二是球员因素。CBA各队主力阵容基本由各省市区市联赛最强球队的主力构成——这背后还是因为CBA的竞争性太强,小城市很难有能力长期支持职业体育团队。 看看NBL(乙级)就有答案了,乙级联赛虽然比省级联赛级别高,但其参赛球队大部分省内只此一家,所以比赛场面经常是大胜或者惨败。当然乙级也有强弱之分,强如天津,也仅有一支球队能打到前四;最弱的球队像上海大鲨鱼,几乎场场被暴虐。
如果乙级都能如此分明,那么CBA可以想象一下,除了新疆广汇、辽宁本钢等少数几支队伍外,其他球队基本上就是被虐的角色…… 所以结论就来了,想进CBA,要么靠政策优惠(老首钢其实也不够资格),要么就拼命练球,等你练到足够强的时候,你就能进CBA了!
河北有保定,湖南有长沙,湖北有武汉,他们都有着悠久的篮球历史和雄厚的群众基础,却在最近10年无缘CBA。
从2009年山西迁回太原算起,过去的10年里CBA的参赛城市逐渐向东南部集中,北上广和山东、江苏、浙江成为CBA参赛俱乐部最集中的区域,这些经济更发达和更具影响力的区域和城市,开始瓜分越来越多的CBA名额。
长沙、武汉、保定、大庆、廊坊、东莞、佛山、重庆、昆山、宁波等过去或现在的CBA城市,现在都在打CBA准入制度的擦边球。除了佛山等个别城市,这些城市都不是地级市——这是CBA准入制度的基础门槛。为了取得CBA资格,他们必须“依附”经济实力和篮球发展更具实力的周边城市。
CBA公司刚刚出炉的下赛季方案中,山西、天津、山东被列为大区赛承办地,这三个地级市是目前CBA城市分布中的特例。
篮球名城武汉和长沙的CBA俱乐部落户了偏远地区。
在CBA准入制度的限制下,湖北、湖南这样的传统篮球大省,很难在中心城市设立CBA俱乐部,篮球名城武汉和长沙的CBA俱乐部只能落户偏远地区,湖北武汉的俱乐部落户了400多公里以外的宜昌,而长沙的俱乐部则落户了200公里以外的益阳。
山东和江苏都有7个CBA城市,湖北和湖南这样的传统篮球大省,都未能突破CBA的名额限制。
河北作为传统篮球大省,拥有强大的篮球根基和雄厚的群众基础,但是在CBA俱乐部城市数量上,河北仍然无法与江苏、山东这样的“后起之秀”并驾齐驱,经济强省广东则更让人尴尬,除了经济和人口大市佛山、东莞和广州,同样没能突破CBA俱乐部的城市数量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