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世界杯要投入哪些?
1930年,法国人贾伊罗斯提出举办“世界足球锦标赛”的设想得到国际足联的认可。 于是有了第一届世界杯于1930年在南美洲举行。 当时经费由主办国承担(乌拉圭政府花费了25万美元),门票、广告等收入也归主办国所有;参赛队伍和人员的旅费、食宿等费用则由各自解决。
1934年的第二届世界杯,由于意大利财政困难没有举办资格,因此比赛地点改在法国进行。这届赛事的经费由欧足联和国际足联共同负担(法国政府出资50万法郎并减免相关税收费用),比一届大赛所需经费高出以往数倍之多。从此,世界杯正式成为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国际性赛事。
1938年第3届世界杯,再次回到欧洲进行,这次由法国足协独自承办。当时的法国主席布顿宣称,本届比赛的经费将超过历届比赛的总和,但实际比赛总开支却只有758.5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三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法国政府补贴了367.5万美元,仅占全部费用的48%。而到了1982年的第12届世界杯时,赛事成本已达到1亿元美金以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世界杯赛事经费相对低廉的时期,从1970年开始,国际足联与各国足协开始协商增加赛事预算的事宜,1980年代开始大规模提高经费补助额度,1986年和1990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亿多美元的水平。1998年法国世界杯则是第一次有官方赞助商出现-可口可乐公司以7400万美元的价格获得赞助权。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商业价值的不断提升,世界杯的经费也随之水涨船高。
目前,国际足联规定举办世界杯的经费标准是1.6亿美元,包括场馆建设和维修、安保、交通、场地租金以及裁判经费等。 不过据估计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成本约为110亿美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国大片《钢铁侠3》的上映票房。如果考虑到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高达220亿美元的支出,那么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有办法承受这样的负担。卡塔尔究竟能否如期举办这场盛会着实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