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江南足球在哪?
“江南足球”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指的是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流行的踢球方式、技术和战术等。1986年出版的《中国足球》一书中有对上海和江苏地区传统足球活动的介绍,首次使用了“江南足球”这一概念[1]。 自1958年成立之后,江苏省体育科学协会曾组织过数次全国范围内的调查工作,旨在摸清中国的足球发展情况以及各地足球的发展状况。1979年和1984年的两次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的足球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技术特点,与北京、广州等地的足球风格迥然不同;此外在苏北农村还发现了一些不同于南方城市足球的风格与技术特点,这都说明我国存在地域性特色的足球文化[2][3] 根据这些调查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江南足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场地较小且规则简化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农村地区经常使用一块长约三四十米、宽约二三十米的场地进行比赛,而且没有门柱,也没有球网将场地一分为二,而是用两根立柱作为场地的边界线。这种较为宽松的规则使得比赛更加灵活多变,双方都能有充足的空间来调动阵型,寻找空挡,而不用死磕边线。同时,由于场地较小,比赛的速度也更快。这样的比赛形式被后人称为“小场游戏”或“无网游戏” [4][5]
(二)脚法灵活,注重个人能力 “江南足球”中经常使用的打法是控球式打法,球员们的主要任务是控球而不是传球,他们更注重个人技术的发挥和个人能力的提高。同时,这种打法十分强调球队的快速转换和快速的攻防节奏,这使得进攻变得非常激烈。
球员们还会通过不断跑动来摆脱防守方,从而获得更多的射门机会。所以相比其他地区的联赛而言,这里的比赛速度会非常快。 因为这里气候湿润,草皮相对粗糙,因此这里的球员习惯用脚掌触球,很少用人字拖,这也使得他们的脚步更轻巧,传接更加流畅,技术也更加细腻。与此同时,他们还喜欢使用假动作,擅长带球过人,因此在赛场上常常能够看到很多令人惊艳的过人表演。另外,因为这里多山丘和水塘,因此这里的球员也会根据地形特点来制定自己的进攻策略——例如他们会选择利用水塘来做掩护,或者通过踩单车突破防线等等。
(三)讲究配合 “江南足球”的另一个特点是团队性比较强。在比赛中,球队通常会选择前场密集后场疏散的阵型来进行防守,从而让对手难以找到破门的机会。而在前场的传切配合和远射是球员们常用的得分手径之一。他们还会经常运用二过一的配合来增加进攻的效率。
总之,这里的运动员比较重视团队的配合,而不只是依靠个人的能力去进球得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这里经常会出现一场比赛打进好几个球的场面。